拜登国情咨文打造对华科技铁幕,中国如何接招? | 巨头政经观察系列⑪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美国东部时间2月7日晚,美国总统拜登在众议院发表年度国情咨文。长达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演讲过程中,不管是拜登本人的情绪还是演讲内容都透出一种纯粹的乐观。2022年,美国经历了疫情反复的冲击、科技凛冬的多轮大裁员、中期选举的扯皮,尽管目前包括民主党内部的许多美国人都对拜登没那么看好,但老牌的拜登仍然以最充沛的活力在他政治前途的关键时刻完成了演讲。
对于我们来说,拜登的演讲透露出最大的信号就是:2023绝不会是中美关系一帆风顺的一年,而更有可能成为一场中美科技持久对峙的开启之年。包括美国对于科技巨头的监管政策终于出现落地的曙光,美国更积极推动盟友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等等。美国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中美持久战进行着大规模的战略动员。
图片来源:CNN
01
拜登的科技两手棋
拜登的国情咨文中有关科技和中国的部分主要分为国内、国际两个板块。两个板块彼此着力点不同,但又彼此关联。但是其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要为中美未来的长期科技竞争做好准备。因此美国正在一步一步将科技事务地缘政治化,为中美科技持久战做战略动员。演讲中频发提及的“两党”、“盟友”、“团结”正是拜登战略动员中的关键和难点。
国内层面,美国会强力推动对科技巨头的强监管立法。国情咨文中对于国内监管立法着重提及的工作重点包括青少年保护、定向广告和个人数据收集这三方面。经过两年多的隐私与平台责任的辩论,目前两党都支持缩小《通信规范法》第230条所规定的范围,包括在涉及儿童的相关内容方面加强对科技公司的责任追究等。而未来2023年第230条究竟会受到何种程度的修改应该是值得期待和关注的点。
而为了实现立法的进展,两党的团结合作必不可少,这也是拜登上台两年来主要推进的事情。拜登这次发表演讲时,他背后的众议长席位上坐着的是共和党人麦卡锡。演讲开始前,拜登两度与麦卡锡握手,并在开场白中语带调侃地说:“众议长先生,我不想破坏你的声誉,但我期待与你合作。”
相关的立法一旦出台(司法实践可能会快于立法),势必对包括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和如TikTok等中国公司产生影响。除了Twitter、Facebook会面临进一步“监管严打”外,中国企业更有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替罪羊。目前TikTok CEO正准备于3月接受美国国会能源和商业委员会的质询,而在2月1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仍倾向全面禁止TikTok在美使用。其中最惹美国人担忧的就是国情咨文中列举出来的青少年保护、平台责任和数据收集问题。
国际层面,美国将会继续塑造对中国的科技铁幕。用拜登的话来说就是,打造一个“科技民主同盟”,即从技术、硬件管控和产业替代两方面对我高科技产业进行“卡脖子”。美国正在加紧对于中国的地缘科技攻势。前脚刚和日本、荷兰达成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的协议,后脚就和印度启动“关键和新兴科技倡议”(iCET),以寻求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角色进行部分替代。
在拜登的国情咨文中,有两个对华重点。一个是加强美国产业政策和调整全球供应链的行动。拜登在国情咨文中特地吹嘘了他去年的《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为美国创造的高薪制造业工作岗位。但他所没提的是,他的芯片法案中特意要求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不得在中国建厂。
另一个是团结盟友,共同对华进行技术出口管制。演讲中提到,“让我们明确一点: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应该团结我们所有人。”其中指的就是美国的欧洲和亚洲盟友。2023年,美国大概率会加速推动更多盟友一同限制对中国的技术与硬件出口,编织一个更紧密的地缘科技铁幕。
图片来源:CNN
02
2023:中美持久战的战略动员之年
中美的长期竞争将聚焦在科技领域,美国为此正在做持久战的战略动员。其实不管是对国内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规范,还是国际上组建“民主科技同盟”,实际上都是为了摆好和中国科技长期对峙的架势。单看2023年,拜登不管是对国内科技巨头还是中国都将寻求更主动的出击。一方面他需要在他的下半任期有所建树,2023是关键的一年。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问题,不管是科技问题还是中国问题上,两党目前都有更为一致的共识。
首先是在科技巨头问题上,监管成为趋势,两党合作是变数。尽管拜登上台两年来一直在推进科技强监管的议程,但是过去两年俄乌冲突、新冠疫情、通货膨胀等事务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因此监管立法的进展缓慢,但是两党之间的部分共识已经达成,尤其是在平台责任方面。2023立法的前提条件仍然是达成与共和党人的妥协。但新上任的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可能是一个变数因素,鉴于目前他对许多科技巨头游说公司的态度暧昧。因此拜登在国情咨文中屡屡提到两党达成妥协的过去成就、未来可能性,呼吁更多的共和党人一道推进科技监管立法。
而受到监管和规范发展的美国全球科技巨头将成为美国在这场科技持久对峙中的重要武器。一方面,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这些科技巨头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避免了重商业性而轻公共性的局面。使得他们在美国长期的科技对峙中能更具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也将成为美国企业或是政客攻击中国在美科技企业的凭据,也给美国科技企业赢得了一些喘息空间和市场。
其次是在对华科技问题上,美国正在寻求盟友的共识和帮助。对华问题上美国内部意见基本是统一的,两党之间只有狠与更狠的区别。所以关键还是如何拉拢美国的国际盟友,一道对华设置技术出口管制,形成和完善美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地缘科技铁幕。特朗普时期,美国与盟友间的谈判更加重视美国的经济利益,导致在各领域的分歧较大。而拜登的上台明显是重政治利益,尤其是在对华问题上,美国不惜让渡部分利益和权利,也要赢得盟友的支持。
主要是芯片和半导体的出口限制和供应链调整。一方面是美国需要把握荷兰、日本、台湾地区这种芯片技术研发和国际供应链上游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是印度这种产品加工制造和国际供应链中下游国家。继续完善出口限制联盟和调整供应链将会继续。2023是美国在塑造铁幕的关键之年,拜登会以经济利益、共同威胁为诱,拉更多的盟友入伙。一个完整、成形的对华科技铁幕或许在数年之内就会出现。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面对美国的科技持久战、地缘科技铁幕,中国如何做好战略动员、完善布局准备,则显得相当关键。首先我们要知道美国的铁幕攻势会有什么影响。国际上我们可能会跟快进入到相对技术和硬件孤立的局面,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对我国的技术出口将会大大减少,尤其是涉及到行业尖端的技术。其次一些跨国企业会考虑调整在华的制造和加工工厂,调整他们的全球供应链结构,这一部分是源于疫情的影响,一部分是美国认为的催动。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概率要花5-10年的时间。
因此,一个是外部状态上,我们要充分释放中国市场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营造一个更好的创新和营商生态,发挥全球第一需求市场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更多国际先进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这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未来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为市场主体营造中国的确定性。另一个是内部,打铁还须自身硬。加强在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和研究投入,攻克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问题,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现在美国的一个关键优势就是对于我们的在芯片和其他尖端技术上的优势,这也是他们大搞科技和产业联盟的原因。而我们也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就是依靠自己突破“卡脖子”。真正做到产业链自主,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END——
全球政经观察·科技巨头系列:
1.俄乌冲突: 一场被严重低估的“科技巨头交锋”
2.懂王归来:Twitter“王位”空缺的682天|系列一
3.马斯克捅破了美国政治旋转门的窗户纸|系列二
5.硅谷巨头大裁员背后的美国科技凛冬|系列三
11.百亿补贴“拼一刀”,微软对ChatGPT下重注意味着什么|系列九
12.“科技冷战”前夜,本次中央集体学习透露了什么信息?| 巨头政经观察系列十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
观察者网公共与战略事业部总监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